京津冀和东北等地洪涝灾后重建
华语社:今年汛期以来,我国华北、东北等地出现极端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
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有关方面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再接再厉抓好灾后恢复重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温暖过冬。
经历了洪水考验的地区灾后重建进展如何?受灾群众能否安全温暖过冬?当地应对极端灾害能力又有哪些新变化?新年前夕,新华社记者兵分多路实地探访。
全力以赴灾后重建
徐中仁穿着一件单衣,正在暖烘烘的灶台前忙活。窗外,寒风正卷起飘雪。“不用再为如何过冬而发愁了!”徐中仁看着布置温馨的80平方米新家,对记者感叹道。
8月初的洪水冲毁了吉林省舒兰市开原镇新开村200多间民房,村民徐中仁的房屋被洪水冲塌了一角。为了保障安全和基本生活,一家人在安置点住了两个多月。与此同时,200余栋新房在地基高、地势平的土地上重建而起。
吉林省舒兰市开原镇新开村换址重建的新房(2023年12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从东北到华北,各地抢先抓早,全力以赴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应对寒冷天气。
>更多相关文章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