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已无资金

不得已低价九十万出售本站,同价出售多个著名网站,本站底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总书记问给梁家河村集资办的小学为什么没了?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3-12 08:56:08
来源:中新社

       中华新闻网:“当年我给梁家河村里还集资办了小学,挺高兴的。”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提到了一段往事。

  1969年,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梁家河。7年知青岁月,梁家河父老乡亲的关爱,让习近平受益终生。当时梁家河很多人不识字,在习近平的提议下,村里办起了一个扫盲班。

  离开陕北后,习近平始终牵挂着那里的乡亲们。他先后帮村里通了电、修了桥、翻建了小学。任福州市委书记时,他专程回到梁家河挨家挨户看望,给孩子们带去了新书包、文具和用来提醒上学时间的闹钟。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一直是习近平心中最温柔的牵挂。“要做到全村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教育问题是绝对不允许‘等一等’的”“真正把教育摆在先行官的位置”……在地方工作时,习近平对孩子们的教育倾注了许多心力。

  “看到来信,我回想起20年前为你们学校培土奠基的情景。”2024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的学生们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情真意切的回信。之江小学是浙江在南充援建的希望小学之一。2004年5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这里为学校奠基,殷殷嘱托“要把这座学校建好,让山村里的孩子早日成才”。

  “共同把教育办好、把学生培养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培养一批批栋梁之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从大山深处的学校,到民族地区的学校,再到灾区重建的学校,都留下了他的考察足迹。

  “孩子有没有学上”“孩子书读得怎么样”“孩子在哪里上学”……这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走村入户、访贫问苦时,看到家里有孩子就悉心询问。他一遍遍强调“下一代要过好生活,首先得有文化”“不能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

  从一穷二白之时为扫盲办识字班,到改革开放之初集资办学、实施“希望工程”,再到迈向教育强国的新时代。回望波澜壮阔的新中国教育发展史,总书记感慨:“我们自己的教育历程,天翻地覆!”

  进步中的变化,带来新问题。人口规模结构变化对教育提出新挑战新要求。“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这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作出的重要部署。

  2024年9月,新时代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

  这次联组会上,来自四川省教育厅的蔡光洁委员提到,近些年来人口分布重心向城市转移、学龄人口梯次减少,一些新问题随之而来,如学位供给过剩与紧缺并存、教师队伍结构不均衡等。

  习近平总书记提起当年给梁家河村集资办的小学:“后来为什么没了呢?也是好事,为提升教学质量,集中到乡镇去办了。那也是学校结构的一次调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都对“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作出了部署。中央一号文件不仅要求“提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和消防、安全等管理水平”,还明确提出“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资源统筹调配机制。”

  在3月6日的政协联组会上,总书记谋深思远:“要着眼现代化需求,适应人口结构变化,统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统筹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建立健全更加合理高效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监制:梁昌杰

  策划:岳小乔

  撰文:邱耀洲

  海报:王宇峰

>更多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热爱我们的祖国,让中华民族更加繁荣昌盛。》--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已无资金,不得已白菜价出售本站。--北京市华语社主办
人民商场网、人民商城网出售、关帝庙网(中华军事网)出售、北京民心网、华语新闻网出售、国民新闻网(国民网)出售
爱国宣传中心资金紧缺,欢迎各界爱国人士资助。华语社收款地址:中国工商银行(621226 1717005970049)杨志强收
本网站发布宣传文稿,(网站首页)每篇文章宣传费伍百元,欢迎各企事业单位联系发文 邮箱:903238507@qq.com
中文网官网:原《中华新闻网》- 官网。版权所属单位:北京市华语社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5MA005MBT1R.
Copyright@2012-2032 中文网官网(中华新闻网)联系电话:17611656736、17071410443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语社: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225号 华语社邮箱: 903238507@qq.com 微信号:zhonghuaxinwenwang
北京市华语社新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城关街道顾八路1区1号,原办公电话:010-56184148因迁址无法使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北京华语社与华语社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原中华人民爱国主义宣传中心)主办 工信部:京ICP证16067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