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宣传中心以无资金

不得已出售本站和多个著名网站(本网站首页底部)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产经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今起实施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1-02 08:19:14
来源:央视网

        华语社:2023年1月1日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正式实施

哪些人可以申请办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如何办理?如何就医?

就医前未完成备案的,还能享受吗?

......

一文了解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

资料图

哪些人可以申请办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的参保人员均可以申请。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包括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等长期在参保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统称省)以外工作、居住、生活的人员。

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包括异地转诊就医人员,因工作、旅游等原因异地急诊抢救人员以及其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此外,异地急诊抢救人员视同已备案。

如何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 先备案

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前,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或参保地经办机构窗口等线上线下途径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

举个例子↓

1.微信搜索“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

2.点击“异地就医备案申请”

3.按照要求输入姓名、身份证号,进行实人认证后,进入下一步

4.选择就医地,按照实际情况选择参保险种和备案类型,点击“开始备案”

5.阅读备案告知书后进入下一步

6.选择自助开通开始、结束日期,填写联系人信息,上传所需材料并完成电子签名,点击“提交备案”,等待结果

  • 选定点

参保人员申请异地就医备案时,可直接备案到就医地市或直辖市等,并在备案地开通的所有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享受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门诊就医时按照参保地异地就医管理规定选择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

资料图

  • 持卡(码)就医

参保人员在就医地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时,应主动表明参保身份,出示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等有效凭证

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有效期限是多久?

未申请变更备案信息或参保状态未发生变更的,备案长期有效;参保地设置变更或取消备案时限的,按参保地规定执行。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备案后,有效期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

有效期内可在就医地多次就诊并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备案有效期内已办理入院手续的,不受备案有效期限制,可正常直接结算相应医疗费用。

资料图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按哪里的医保报销政策执行?

按照“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就医地管理”的要求,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住院、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医疗费用时,原则上执行就医地规定的支付范围及有关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用耗材等支付范围),执行参保地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等有关政策

跨省长期居住人员备案后,回到原参保地医保还能继续使用吗?

支持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在备案地和参保地双向享受医保待遇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有效期内确需回参保地就医的,可以在参保地享受医保结算服务,原则上不低于参保地跨省转诊转院待遇水平。

就医前未完成备案的还能享受直接结算吗?

允许补办异地就医备案和无第三方责任外伤参保人员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

在出院前补办:就医地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应为参保人员办理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在出院自费结算后,按规定补办:可以按参保地规定申请医保手工报销。

同时,符合就医地管理规定的无第三方责任外伤费用可纳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就医地经办机构应将相关费用一并纳入核查范围。

>更多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人民商场网出售、人民商城网出售、中华军事网(关帝网)出售、北京民心网(中国民心网)出售、人民服务网(国民网)出售
爱国宣传中心资金紧缺,欢迎各界人士捐助。北京华语社收款地址:中国工商银行(621226 1717005970049)杨志强收
本网站发布宣传文稿,(网站首页)每篇文章宣传费伍百元,欢迎各企事业单位联系发文 邮箱:903238507@qq.com
华语新闻网:原《中华新闻网》--官网。版权所属单位:北京市华语社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5MA005MBT1R.
Copyright@2012-2032 华语新闻网(中华新闻网)联系电话: 17071410443 、17611656736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语社: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225号 邮箱: zhonghuaxinwen@163.com 微信:zhonghuaxinwenwang
北京市华语社新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城关街道顾八路1区1号,原办公电话:010-56184148因迁址无法使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北京华语社与华语社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原中华人民爱国主义宣传中心)主办 工信部:京ICP证16067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