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潮涌千帆竞、深化粤港澳合作
作为最早一批入驻梦工场的香港青年创业者,陈升的公司致力于打造一个国际领先水平的跨境电商垂直搜索系统。
“免费的场地、便利的融资环境、创业初期给予的支持,让我体会到前海‘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12字定位的真正含义。”陈升说。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前海合作区累计注册港资企业超过1.1万家,注册资本1.26万亿元,成为与香港关联度最高、合作最紧密的区域之一。
近4年来,广东省引进港澳企业5万多家,实际利用港澳资金3400亿元;2000多名港澳专业人士取得内地注册执业资格。广东布局建设10家省实验室,与港澳合作新建20家联合实验室,广东向港澳开放1万多台大型科学仪器。
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宜居宜业宜游,共建共享优质生活圈,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国家、省、市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惠港惠澳的政策文件,内容主要涉及三大主题:教育,创业营商就业,便利惠民。特别是广东近年来认真落实国家惠港惠澳政策,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推动大湾区建设成果更多更广地惠及三地民众:
——深入实施港澳青年实习计划等交流项目,港澳青年同等享受内地创业培训补贴、租金补贴、创业孵化补贴,港澳科技创新基金、青年发展基金等优惠政策覆盖到在粤创业的港澳青年,目前在广东的港澳青年创业团队近600个、从业人员超过4000人。
——民生领域市民待遇全面落实。围绕港澳居民关切的购房、就学、就医、社保、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热点问题,广东逐项研究制定专项政策,推动享有本地市民同等待遇。
——大湾区生态环境更加优美。2020年珠三角地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2.9%。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港澳居民选择来珠三角居住生活,常住广东的港澳居民超过30万人。